儿童思维训练项目集锦
一则广告
[游戏目标]
扩展思维,提高认读能力。
[游戏要求]
人数:不限,两个孩子分别扮演教授和商人。
[游戏程序]
家长给一个故事梗概,观看表演的孩子认真思考后回答。
故事梗概:教授的伞丢了,请商人帮他找回来。
教授(对商人):上个星期,我的伞在伦敦一所教堂里被人拿走了。因为伞是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,我十分珍惜,所以,我花了几把伞的价钱登报寻找,可还是没有找回来。
商人:您的广告是怎样写的?
教授:广告是这样写的:上星期日傍晚于教堂遗失黑色绸伞一把,如有仁人君子拾得,烦请送到布罗德街10号,当以5英镑酬谢。
商人:登广告大有学问。您登的广告不行,找不到伞的。我给您再写一个广告。
教授:如果还找不到伞呢?
商人:如果还找不到伞,我给您买一把新的赔您!
(商人写的广告见报了。次日一早,教授打开屋门便大吃一惊。原来园子里已横七竖八地躺着六七把伞。)
教授:您说的一点也不错,我的伞找回来了。还有不少不是我的伞也放在我家的门口,这些伞五颜六色,布的绸的,新的旧的,大的小的都有,都是从外面扔进来的。我自己的那把黑色绸伞就夹在里头。奸几把伞还拴着字条。
商人:字条上怎么写的?
教授:字条上写的是:没留心拿错了,恳请您不要将此事声张出去。
商人:这些人还是老实的。
讨论:商人的广告是怎么写的?为什么说这些还伞的人还是老实的?
结论:商人的广告是这样写的:“上星期日傍晚,有人曾见某君从教堂取走雨伞一把,取伞者如不愿招惹麻烦,还是将伞迅速送回布罗德街10号为好。此君为谁,尽人皆知。”
[游戏评价]
这个游戏挺有意思,孩子可以从中受益。取伞者因为十白惹麻烦,所以把伞送来了。其实,这则广告还是有漏洞:既然知道是谁取伞了,那何必再登报呢?所以,商人说还伞的人还是老实的。但也暴露了还伞的人的认读能力之低下。如果还伞的人具有一定的认读能力,还会急于把伞送来?